人 间 佛 教 的 践 行 者

— 演 培 老 和 尚

(1917-1996)

演公上人,法名演培,号天潢,1917年农历十二月初一,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扬州邵伯管家庄的一个佛化家庭,俗姓李,学名宝良。

1928年,演公在11岁时,跟随父母到留保头观音寺,参加二哥的出家剃度仪式和佛七法会。年幼的演公纯真伶俐,聪颖过人,寺院里的师父们都对他慈爱有加。法会圆满后,演公憧憬寺院的出家生活,不愿跟父母回家,从此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!

1929年,演公在12岁那年,在高邮临泽镇范家仑福田庵礼上常下善和尚为师,剃度出家。

1935年,18岁的演公 ,在邻县宝应城福寿禅院受三坛大戒,正式成为僧中比丘。那时,有一位引礼师鼓励他前往佛学院求学,以便将来弘扬佛法。于是,演公的脑海中,时时盘旋着求法的心念。

剃度恩师希望他接任为福田庵住持,然而演公求法的意志坚定。他设法出外参学,最初到浙江宁波观宗讲寺,依止宝静法师学习天台教观。

1936年,演公到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修学,之后到江苏淮阴觉津寺亲近大醒法师,再赴无锡广福寺向慈航法师学法。

1937年,抗日战争开始,战火逼近无锡,演公跟随慈航法师辗转到香港。

1940年,演公与四位同学,从香港经过越南,远赴重庆汉藏教理院求学。演公曾经回忆道:

.

.

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汉藏教理院,是战时全中国的最高佛教学府。大师特别允许这五名青年学僧自由选课旁听。

演公选听的课程是:法尊法师讲解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课程、法舫法师讲解的《俱舍论》课程,以及印顺法师开设的《阿含讲要》课程。

印顺法师还特别为演公、妙钦法师和文慧法师,在静室中教授《摄大乘论》。在太虚大师与印顺法师的思想薰陶下,演公对佛法有了较新又较深的认识和理解。

年轻的演公深得太虚大师器重,大师特别推荐他“多向印顺法师学习”。1941年 ,演公在25岁时,奉太虚大师之命,前往四川合江,创办法王学院,主持教务。演公礼请印顺法师为法王学院的最高导师,在接下来的三年间,他一面办学,一面继续向印顺导师学法,教学相长。

1944年至1948年,演公曾任教于什邡罗汉寺华西佛学院、成都十方堂莲宗佛学院、无锡汉藏佛学院、上海佛学院、厦门南普陀寺大觉讲舍等。1945 年,他再次奉太虚大师之命,与妙钦法师前往杭州,主持武林佛学院。

1952年,演公应李子宽长者之请,到台湾接办大醒法师所创办的“台湾佛教讲习会”,担任教务主任三年 。

1957年,印顺导师在台湾新竹开办女众佛学院,演公受聘为副院长,并兼授课。

演公在1958年任教于台湾灵隐佛学院,1967年担任太虚佛学院院长,1977年担任台湾基隆月眉山华文佛学院院长,1984年担任台南竹溪寺导师兼授课,并且在1990至1996年间担任台湾元亨佛学院第一任院长。

.

.

他曾经回忆道:“[太虚]大师对我可说是慈悲至极,每念及此,唯有在僧教育方面,做出一些成绩,而且本着大师的教育方针去做,方能勉报大师的慈恩。”

演公不但以言教殷切教导和策励僧青年,更以身教做僧青年的楷模,在那战乱的时代中,默默耕耘播种,从大陆到台湾,从国内到海外,造就了许多德学兼优的僧才。

“弘法是家务,利生为事业。”这种精神贯穿了演公一生的行履生涯。自1954年,演公除了在佛学院讲课之外,也在各处住持道场,并且为大众讲经说法,滋润众生的法身慧命。

演公一生,说法无数,弘法足迹遍布泰国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。

印顺导师在《平凡的一生》中说:“他[演培]的口才好,声音也好,所以到国外去宣讲佛法,到处有缘。”

.

.

演公毕生深入研究经、律、论三藏,在办学弘法之余,还笔耕不辍,以现代人的思路和语言来诠释佛典,条分缕析,通俗易懂。

演公曾经发表在各佛教刊物的文章,以及讲经时弟子们所记录的讲记,结集成《谛观全集》(34册)以及《谛观续集》(12册),总计八百余万字。

经释内容包括: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》、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》、《维摩诘所说经讲记》、《弥勒大成佛经讲记》、《金光明经 · 空品讲记》、《药师经讲记》、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》、《普贤行愿品讲记》、《胜鬘经讲记》、《大宝积妙慧童女经讲记》、《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》、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、《解深密经语体释》等。

律释包括:《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》以及《毗尼日用切要讲记》。

论释包括:《俱舍论颂讲记》、《异部宗轮论讲记》、《成唯识论讲记》、《八识规矩颂讲记》、《唯识二十颂讲记》、《入中论颂讲记》、《劝发菩提心文讲记》、《成佛之道偈颂讲记》等。

其它重要著作包括:《佛教的缘起观》、《唯识法相与其思想演变》、《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》、《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》、《人间佛陀》、《六祖坛经讲记》、《慈悲三昧水忏讲记》、《三宝歌解释》、《八关斋戒十讲》等。

.

演公留给我们的这些法身舍利,正是帮助我们理解佛法、实践菩提道的指路明灯!

演公一生,内修外弘,积极地推动佛教教育、文化与慈善事业,全心全意地为众生做奉献。

1981年,演公在新加坡创建福慧讲堂,并创办新加坡佛教福利协会,发扬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。他按月分发救济金和救济品,给贫困无依的老人和不幸的家庭。他也时常带领义工到医院去慰问病人,并且发动了捐血和捐献器官运动。演公更创办多项慈善福利设施,照顾贫病老弱者,包括慈恩林安老院、慈恩托儿发展中心、新加坡佛教福利协会暨全国肾脏基金会洗肾中心、开心停留站(家庭服务中心,现名为“开心关怀中心”)、青松(佛教戒毒者康复中途站)、福乐林(社区乐龄之家),以及观明综合医院。

演公为新加坡的社会福利做出了巨大贡献,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,荣获新加坡总统所颁发的国庆公共服务勋章和公共服务星章。

.

演公慈悲为怀,对世界动态与人间疾苦向来都非常关注,更努力地传播佛陀的和平之音,本着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,用实际行动来建设这片人间净土。

1986年,演公受新加坡总统委任为新加坡“宗教和谐理事会”的佛教代表,与各大宗教代表共同致力于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。

1994年11月,演公代表新加坡宗教界,率领五位宗教观察员,赴意大利罗马,出席“世界宗教与和平协进会第六届大会”。

1996年10月,演公受邀出席在曼谷举行的“亚洲宗教与和平协进会第五届大会”,获选为亚洲区慈济组主席。在大会上,演公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宗教师以及组织代表,一起高唱和平之歌。这是演公圆满人生之旅的最后一站。

1996年11月10日(农历九月三十日),演公在新加坡福慧讲堂示寂,世寿80岁,僧腊68年,戒腊62年。

.

error: